中文版
时间:2025-11-05 11:09:48 阅读量:
李柯琏,女,汉族,中共党员,国际经济与政治学院国际商务专硕生,2024-2025年加权成绩为94.47分,位列1/66,专业第一。曾获2024-2025学年学业一等奖学金、优秀团干、优秀团学工作者、第十八期“青马工程江财之星”大学生骨干培养班优秀学员等称号,并荣获2024-2025学年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一、以责任为基,在服务中淬炼能力
学生干部的价值,在于把“服务”二字落到实处。这是李柯琏在一年工作中最深的体会。无论是统筹全院团学工作,还是扎根班级对接学业需求,李柯琏始终以“高效、细致、创新”为准则,全力以赴做好每一件事。
1.统筹全院,做团学工作的领航者
作为院研究生会执行主席,李柯琏承担着全院研究生工作规划协调的重任。这一年,她牵头组织各类活动10余场,覆盖超600人次,从学术会议服务到新生迎新,每一场活动的顺利开展,都离不开团队的协作与细节的把控。 在第八届战略与全球研究国际学术会议中,她制定志愿服务方案,划分接待、引导、记录等小组,明确分工、压实责任,最终保障了会议的有序进行,获得参会嘉宾的一致认可。研究生及博士生复试期间,她协调志愿者完成考生引导、资料整理等工作,累计志愿服务时长超35小时,用耐心与细心为考生营造了良好的考试环境。对接校部考评工作时,她带领各部门梳理全年工作内容,提炼亮点、补齐短板,最终在2024-2025年度考核中位列第七,为学院赢得了荣誉。
2.突破创新,做服务优化的“探索者”
工作中,李柯琏始终保持“复盘优化”的习惯,针对问题找方法,用创新提升服务效率。 发现重要通知因文件复杂导致班支执行困难后,她牵头开展班支腾讯会议线上答疑交流会,提前梳理常见问题、明确执行要点,极大减少了各班活动开展中的阻碍。了解到同学们对就业问题的担忧后,她主动与其他学院学生干部交流,借鉴优秀经验,向学院申请开展就业分享会,邀请已上岸学长学姐分享求职技巧,为同学们搭建了就业交流平台。

二、以学业为本,在钻研中追求卓越
“学生干部的身份,更要以优异的成绩为底色。”这一年,李柯琏始终平衡工作与学习的关系,在保证工作质量的同时,深耕学业与科研,力求做到“两不误、两促进”。
1. 深耕课堂,筑牢学业根基
课堂是学习的主阵地。李柯琏每一堂课都会提前预习知识点,带着问题听课;课后及时整理笔记,复盘重点难点,确保所学知识扎实掌握。这一年,李柯琏不仅实现了加权成绩94.47分、专业第一的目标,更在每一门课程中都收获了超出分数本身的知识与思维方式。
2.竞赛科研,突破自我边界
除了课堂学习,李柯琏还积极参与学科竞赛与科研项目,在实践中检验所学、提升能力。作为队长,她带领团队参加“中财杯”未来国际商务谈判精英全国赛,从赛前的案例分析、策略制定,到比赛中的临场应变、团队协作,历经数月打磨,最终斩获国家级二等奖。科研方面,她参与第十九届研究生科研课题,从文献查阅、数据收集到报告撰写,全程投入,最终顺利结项,为后续的学术研究积累了宝贵经验。

三、以实践为翼,在体验中丰富自我
研途不止于书本与工作,更在于走出校园,感受多元生活。这一年,李柯琏积极参与院校各类活动,在实践中拓宽视野、锤炼品格。加入学院女篮队,从基础的运球、投篮训练,到赛场上的战术配合,每一次训练、每一场比赛,都让她体会到“团队协作”的力量;在研究生才艺大赛中,她参与编排节目,从创意构思到反复排练,最终为学院赢得了考核加分。这些经历不仅丰富了课余生活,更让李柯琏学会了在压力中调整心态,在挑战中突破自我。
此外,李柯琏还作为学院代表参加了为期一年的“江财之星”骨干培训班,通过5场团学团纪讲座、兴国党史学习交流等活动,提升了思想觉悟与组织能力,最终获评“青马工程江财之星”优秀学员,并先后获得“优秀团干”“优秀团学工作者”称号。

四、研途感悟与对学弟学妹的建议
回顾这一年的研途,有熬夜赶方案的疲惫,有比赛失利的失落,更有活动成功举办的喜悦、学业突破的成就感。这些经历让她明白:“所有的付出都不会白费,每一步脚印都将成为未来的垫脚石”。在此,她也想给学弟学妹们三点建议:1. 明确目标,拒绝“躺平”:研究生阶段的时间宝贵,要尽早明确自己的学业、职业目标,无论是深耕科研、备战竞赛,还是积累工作经验,都要朝着目标主动发力,避免浑浑噩噩度过时光; 2. 平衡角色,学会“取舍”:如果担任学生干部,要分清“工作”与“学习”的优先级,既要认真负责做好工作,也要守住学业底线,遇到冲突时学会合理取舍,避免顾此失彼; 3. 拥抱挫折,别怕“试错”:无论是比赛失利、科研遇阻,还是工作出错,都是成长的正常过程。不要因害怕失败而不敢尝试,要从挫折中总结经验,在试错中不断完善自己。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研究生阶段是人生中宝贵的成长时期,愿同学们都能以梦为马,以奋斗为笔,在研途中绘就属于自己的华章!
(图文作者/就业部 梁芳菲 图文作者单位/国际经济与政治学院)
一校 国际经济与政治学院新闻中心骨干 洪诗颖
二校 国际经济与政治学院新闻中心负责人 邓丽芳
三校 国际经济与政治学院团委常委 曲晨飞
一审 国际经济与政治学院团委书记 周妍 联系方式:0791-83816630
二审 国际经济与政治学院党委副书记 马李琛
三审 国际经济与政治学院党委书记 廖勇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