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综合新闻
暑期三下乡|八角楼灯长明 黄洋界炮震天

时间:2025-07-31 15:31:39  阅读量:

  7月30日,江西财经大学国际经济与政治学院“红岭经政创研团”在井冈山市开始了一天的外出研学之旅。

  随着蜿蜒曲折的山路,创研团第一站来到了位于井冈山市茅坪村的八角楼。毛泽东同志在这里撰写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井冈山的斗争》。在这两篇著作中,毛泽东系统阐述了红色政权的发展规律,回答了“红旗究竟能打多久”的疑问,为工农红军的思想指引了方向。今天,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成员们重新走访这片红色圣地,感受到那股激励人心的精神力量,深受启迪和鼓舞。

  接着,团队来到红军曾经走过的“红军小道”。这段路崎岖难行,碎石遍布,湿滑的青苔更是增加了挑战。在炽热的阳光下,大家艰难前行。难以想象,当年红军战士们如何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坚持不懈,建设革命根据地,展开游击战,击退敌军。这一切生动展现出了他们坚定的信念与巨大勇气——那是一种穿越艰难、永不退缩的精神力量。

  不知不觉,经过一番努力,成员们终于走完了“红军小道”。迎面而来的,是热情淳朴的坝下村村民。对于烹饪经验不足的成员们,他们纷纷站在一旁帮忙,协助村民准备饭菜。用餐结束后,大家帮助奶奶洗碗洗筷,和爷爷畅谈村庄的变化与发展。爷爷笑着说:“自己是赶上好时候了。”一句朴实的话语让大家深刻体会到,正是先辈们的奋勇牺牲,才换来了今天的和平与安宁。

  离开坝下村后,创研团前往今天的最后一站——黄洋界。这里曾发生一场“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传奇战役:在1928830日,红军以不足一个营的兵力,巧妙利用五道防御工事,成功击退了敌军四个团的进攻,甚至用三发迫击炮弹成功击中了山下敌军指挥所,极大提振了士气。毛泽东同志在得知胜利后,挥毫写下了《西江月·井冈山》,以纪念这场伟大的胜利。

  如今,站在海拔1300多米的黄洋界高地,俯瞰壮美的井冈山景色,大家心中满是对革命先烈和英勇战士的敬仰与感激。没有他们的斗争与牺牲,今天的和平岁月便无从谈起。正是他们点亮了星火,照亮了我们的幸福生活。

  (作者/付卢杰 作者单位/国际经济与政治学院 图片作者/刘小青 图片作者单位/国际经济与政治学院)


 一审 国际经济与政治学院团委书记 周妍 联系方式:0791-83816630

 二审 国际经济与政治学院党委副书记 马李琛  

 三审 国际经济与政治学院党委书记 廖勇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