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资队伍
时间:2023-03-10 14:53:48 阅读量:
江西财经大学是一所财政部、教育部、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建,以经济、管理类学科为主,法、工、文、理、艺术等学科协调发展的高等财经学府。
办学以来,学校秉承“信敏廉毅”的校训和“敬业乐群、臻于至善”的大学精神,形成了培养具有“信敏廉毅”素质的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办学特色。学校坚持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法德治校,形成了在红土地上培育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办学模式,走出了在欠发达地区办人民满意高校的路子,正努力朝着“基础厚实、特色鲜明、人民满意、国际知名的高水平财经大学”的发展目标,实现“百年名校”江财梦迈进。
学校现有经济学、管理学、法学、工学、文学、理学、艺术等学科门类;拥有应用经济学、理论经济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统计学、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共7个博士后流动站;应用经济学、理论经济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统计学、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共7个一级博士学位授权点,42个二级博士学位授权点,13个一级硕士学位授权点,74个二级硕士学位授权点,18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54个本科专业。拥有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产业经济学);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学校应用经济学、统计学获评A-等级(全国前10%),工商管理获评B+等级(全国前20%),理论经济学、管理科学与工程、法学获评B等级(全国前30%),公共管理获评B-等级(全国前40%);应用经济学、统计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入选“江西省一流建设学科”。
国际经贸学院创始于1958年的江西财经学院贸易经济系,1995年更名为国际贸易系,1998年7月组建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2009年6月更名为国际经贸学院。学院设有江西财经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现代商务研究中心、全球治理与亚太经济合作研究中心(深圳)5个研究机构,拥有1个博士点(国际贸易学)、3个硕士点(国际贸易学、世界经济、国际商务)、3个本科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电子商务、国际商务),目前实现了100%的国家本科专业建设点的全覆盖。其中国际经济与贸易是教育部国家管理专业,江西省高校品牌专业。学院人才培养层次分明,学科生态合理。
学院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现有专任教师50人,教授9人,副教授23人,博士生导师7人,硕士生导师36人。教师获国务院特殊津贴、全国模范教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江西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等荣誉。
学院科研实力雄厚。与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联合设立“大宗商品国际价格研究中心”。2011-2022年,学院共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国家课题40项,立项/结项省部级课题及横向课题157项;在《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统计研究》《世界经济》《财贸经济》等国内外A类权威期刊发表论文117余篇;出版各类著作80余部,获国家级、省部级领导人批示20余项。
学院坚持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探索培养模式和教学方式的改革。“以职业素质为导向的‘三三制’人才培养模式”于2007年获批国家级人才培养创新试验区项目。学院设有国贸职业特质训练与测评实验室、大经贸多功能综合实验室。建设了50余家社会实践基地,聘请了30余人为我院兼职导师。学院成立60多年来,已经陆续培养各层次人才10000余人,一大批学子在政界、学界、企业界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涌现了一批杰出的校友。
根深者叶茂,源远者流长。国际经贸学院专业定位为大商科,对标我国政府商务系统的主要功能,学院的创立与发展始终与国家共命运、与学校同脉搏、与师生共相依。学院有力支撑江西财经大学“百年名校”建设,奋力朝着建成“基础厚实、特色鲜明、社会满意、国内一流”的高水平国际经贸学院的目标稳步前进。
一、学院2023年进人计划
二、引进待遇及政策
(一)招聘类别及条件
1.高端人才
在本学科领域具有较大影响、取得突出教研业绩成果的高端人才,分为高端一类、二类、三类、四类。
2.青年学科带头人
(1)博士所学专业为学校学科建设急需专业;
(2)年龄原则上不超过35岁;
(3)满足相应类别的业绩条件。
3.学科建设急需人才
学科建设急需人才包括重点建设学科人才和重点培育学科人才两类,需具备的条件为:
(1)博士所学专业为学校学科建设急需专业;
(2)年龄原则上不超过35岁;
(3)满足相应类别的业绩条件。
4.其他学科急需人才
(1)博士所学专业不在学校学科建设急需专业之列的其他专业;
(2)年龄原则上不超过35岁;
(3)主要承担教学任务。
(二)引进待遇
1.学校政策
2023年学校教研型人才引进待遇(万元)
相关说明:
(1)其他未在上述人才类别之列的业绩特别突出者,经学校审批认定后,可参照相应类别的人才引进。
(2)业绩特别优秀的重点建设学科人才,可申请年薪制,年薪范围为25-30万。
2.南昌市政策
符合条件者可享受南昌市人才政策:在2020年6月16日之后来赣工作的博士研究生给予每人一次性就业、安家、租房等生活补贴5万元;首次将户口迁移至南昌(含集体户口),每人发放1000元落户奖励。具体参见《关于支持大学毕业生和技能人才来昌留昌创业就业的实施意见》(洪发〔2020〕9号)及其补充规定。
3.江西省政策
符合条件者可享受江西省人才支持政策:推荐申报江西省“双千计划”人才项目(国家级重大人才项目入选者可通过绿色通道直接进入考察环节)、江西省“井冈学者”等人才项目;入选可享受相应的科研经费资助和生活补贴,具体详见相关文件。
三、报名程序
(一)报名时间
即日起至2023年12月31日。
(二)报名须提供的材料(均要求为电子材料)
1.个人简历(含应聘者基本信息、教育背景、工作经历、科研成果及研究方向、各类奖励或荣誉等);
2.相关资质材料PDF格式扫描件(学历学位证书、专业技术职务证书、身份证或护照、职业资格证书、有关奖励或荣誉证书等。海归博士应额外提供教育部学历学位认证、留学回国人员证明等材料);
3.科研成果证明材料(包括重要学术论文及收录情况、代表性科研项目情况和科研成果获奖证书扫描件等);
4.应届博士毕业生须提供两名同专业领域正高职称专家推荐信,其中之一为导师推荐信(面试时须提供原件);
5.近三年毕业的博士须提供博士就读期间的成绩单及在读期间现实表现材料的扫描件。
(三)符合我校招聘要求的人员,经学校组织考核、体检、心理测评、考察,公示无异议后,办理调入手续并签署合同,按规定享受相应待遇。
四、联系方式
联系人:吴老师
电话:17370008671
邮箱:1240044273@qq.com
联系人:余院长 15179183266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双港东大街169号国际经贸学院
邮编:330013